新城疫(Newcastle Disease,ND)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高度接触性传染病,主要感染鸡、火鸡、鸽等禽类。该病以呼吸道症状、消化道病变、产蛋量下降和高死亡率为特征,对全球家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。由于其传播速度快、致死率高,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OIE)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。及时的检测是防控新城疫的关键,不仅能帮助养殖场快速诊断疫情,还能指导疫苗免疫方案的制定,降低病毒扩散风险。
新城疫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病毒分离鉴定、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三大类:
1. 病毒分离与鉴定:通过采集病禽的呼吸道分泌物、脑组织或脾脏样本,接种鸡胚或细胞培养物进行病毒分离。随后通过血凝试验(HA)和血凝抑制试验(HI)确认病毒特性。
2. 血清学检测:主要用于群体免疫状态评估,包括血凝抑制试验(HI)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等,检测禽类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。
3. 分子生物学检测:通过RT-PCR、实时荧光定量PCR(qPCR)或基因测序技术,直接检测病毒核酸并分析毒株基因型,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。
1. 病毒分离法:
样本处理→接种9-11日龄鸡胚(尿囊腔)→培养48-72小时→收获尿囊液→HA试验检测病毒→HI试验鉴定毒株。
2. HI试验:
梯度稀释血清→与4单位病毒抗原反应→加入1%鸡红细胞→观察凝集抑制效价,判定抗体水平。
3. RT-PCR检测:
提取样本RNA→逆转录为cDNA→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F基因→凝胶电泳分析产物,判定病毒存在。
国际标准:
OIE《陆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》规定病毒分离为金标准,HI抗体效价≥1:16视为阳性,qPCR检测需针对F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。
中国标准:
《GB/T 16550-2020 新城疫诊断技术》明确临床样本采集规范,要求分离毒株需进行致病性试验;血清HI效价≥1:32判定为免疫合格。
欧盟标准:
要求对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基因分型,区分疫苗株与野毒株,并规定检测实验室需通过ISO/IEC 17025认证。
通过规范化的检测流程和标准化的结果判读,可确保新城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。